(2)古代国都一般都市迁到经济蓬勃、交通利便的地域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历代王朝迁都的尺度基本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把首都迁到偏远的贫瘠地域去。
(1)考察中国古代国都的迁移不难看出其蕴涵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特点。因为国都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长的标志。
(4)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建设南京国民政府
(1)原来的国都镐京经犬戎之乱后残缺散乱。公元前770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经放肆掠夺后一片散乱无以成都。
(1)殷地的土地比力肥沃自然情况和现在的国都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国都还是生长农业生产都市比现在的情况要好。
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联系处。经由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生长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职位。
为了毗连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特别是获得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南北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历届中央政府关切的大问题。元世祖忽必烈把破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也为我国运河的生长揭开了新的一页。南北经济文化重心及南北大运河形成了南北轴心带。特别是明朝将南京也定为国都或陪都体现了这一时期国都地理格式的总特点。
(1)夏商时期主要建在黄河支流
古代国都一般都设在经济蓬勃、交通利便的地域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
(2)西周末年开始到唐末国都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工具两京制度与工具文化轴心带。
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这局势前后履历了2000多年。这一经济文化轴心带的建设也完成了中华民族生长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设;二是诸夏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迁都除明朝以外迁都的基本特点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迁移尤其是向南迁移使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生长的促进作用充实体现出来
(3)五代及两宋国都处于游离状态。
(7)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片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国都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5)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国都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更名多数;
六大古都 其时的名称 西安 西周(镐京);西汉、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长安) 洛阳 东周(洛邑);东汉、曹魏、后唐、西晋、北魏(洛阳) 开封 魏国(大梁);后梁(开封府);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东京) 北京 燕国(蓟);辽(南京);金(中都);元(多数);明、清(北京) 南京 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南唐(江宁府);明(应天府) 杭州 吴越(杭州);南宋(临安)
(4)元统一中国后北京终于上升为全国惟一的政治中心
(2)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定都于南京更名为天京建设起与清政府南北坚持的农民革命政权
元朝、清朝定都北京则主要是在民族斗争的配景下发生的。明政府迁都北京也与民族斗争的配景分不开。
民众号【高中历史教学】整理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国都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1)原来的国都镐京经犬戎之乱后残缺散乱。公元前770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经放肆掠夺后一片散乱无以成都。
1、西安
王朝 国都 国都所在的区域和都会。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方网站登录-www.zc2005.com